美国维克森林大学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在生物打印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他们利用一种新型生物墨水,3D打印出作用性人类胰岛,呈现出巨大的临床软件潜力,为治疗Ⅰ型糖尿病带来了新希望。这项成果在2025年欧洲器官移 ...
AI与量子计算双向赋能 “量智融合”开启新图景
当人工智慧AI)与量子计算融合,这两个最热门的将来赛道将交汇出怎样的新图景?日前,在杭州举办的2025全球人工智慧技术大会GAITC 2025)专场活动上,业内学者表示,“量智融合&rdq ...
我国科研人员开发可穿戴监测平台为帕金森病早期干预供给可能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长春软件化学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张强团队成功开发可穿戴汗液帕金森病多指标监测平台,通过实时采集解读汗液生物标志物,实现对帕金森病情推动的无创动态追踪。张强介绍,帕金森病是早期难以察觉 ...
讯飞医疗智医助理创新赋能基层卫生服务领域
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基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全国最广的涵盖网络和超半数的诊疗服务量,承担着守护亿万群众卫生的关键使命,是落实分级诊疗和“卫生中国”方针的关键载体。然而,当前基 ...
北京市促进人工智慧赋能新型工业化
日前,北京市财政和数据化局印发《北京市人工智慧赋能新型工业化举措计划2025年)》以下简称《举措计划》),将促进人工智慧与工业深度融合,拓展人工智慧赋能新型工业化的软件场景,助力制造业智慧化替换,加速 ...
新资料有望提高量子计算机平稳性
瑞典查默斯理工学院日前发布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和同行联合开发出一种新资料,以磁力操控这种资料,可以获得与旧有量子态相比更平稳的量子态,有望提高量子计算机的抗干扰水平和平稳性。据介绍,量子计算机依赖量子 ...
科学家证实大模型能像人类一样“理解”事物
记者10日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机构的科研人员第一次证实,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在训练流程中自己学会了“理解”事物,而且这种理解方法和人类非常类似。这一发现为探索人 ...
5G信号加个“A”,有何不一样?
今年6月,5G商用牌照发放迎来六周年。近期,不少读者发现移动设备上的“5G”信号标识变成了“5G-A”。什么是“5G-A”?&l ...
人形机器人“天工2.0”又替换了
日前,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新一代机器人“天工2.0”完成从“能跑”到“好用”的又一次替换。 ...
养老机器人来了,能给养老服务带来什么?
从照料到陪伴,深圳探索“人机协作”养老新模式养老机器人来了,能给养老服务带来什么?阅读提示陪老年人聊天、下棋,推拿、艾灸,辅助康复……“ ...